被故意拖延的审稿
admin2025-07-10 14:29:19【世界杯比赛赛】
有人在我的博文下评论中文期刊的审稿速度,认为审稿慢是作者们不选择中文期刊的另一重要原因。我没有统计数据,中文期刊审稿慢到啥程度不得而知,应该是因期刊而异、因文章而异。导致审稿慢有很多因素,主要是:审稿人太忙、编辑部人力不足、编辑部不重视、审稿网络系统不健全。由于编辑部效率低造成的审稿拖延好解决,而由于审稿人造成的延误则编辑部很难控制。我讲一种审稿人故意拖延审稿的情况,这种情况肯定存在。 咱们中国人好面子,又是个人情社会,关于邀请审稿和接受审稿也存在面子的考虑。虽然明知道知名教授们比较忙,编辑部还是会尽量选择他们做审稿人。中国人很看重一个人的头衔,却不知盛名之下,未必能副,这个名不副实可能是学术水平名不副实,也可能是学术责任感不强。这个人一旦受到邀请,却发现自己审不了时,他一般不会以“非本领域专家”为由拒审,因为他觉得如此会没面子。或者,这个审稿人能审却不想审,他也一般不会以“太忙”为由拒审,因为他不想得罪编辑部。不管上述哪种情况,他最终接受了审稿邀请,那么这个文章的作者就很可能陷入漫长的等待,因为有的审稿人会故意拖延,即使几次收到编辑部的过期提醒也置之不理,就像这件事根本没有过,直到编辑部无奈换了审稿人,想想看,这中间会耗费多少时间?这种情况编辑部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的审稿人可能会想,我也不打算在中文期刊上发文章,为什么要给它做贡献呢?要知道,大家拿的是中国政府提供的经费,而支持中文期刊也隐含在这种资助中。 为什么我会讲这种故意拖延的情况?因为曾经有人教我这么做,告诉我“不要拒审,会影响以后投稿,拖着拖着就找别人了”。编辑部一定要根据真实的学术水平选择审稿人,这不难做到,不要简单地找头衔高的。一旦人家这么拖延,最终会使作者对编辑部非常不满,这样编辑部就是风箱里的老鼠。 我对待审稿邀请,一般会马上回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接受或者拒绝,不考虑什么面子。说到面子,其实我们这些出卖智力的人和农民工差不多,顶多是个包工头,还想要多大面子?实事求是拒审了,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我只有一次因为没时间而拒审,只要接收的审稿,大约会有80%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觉得每个作者的心情都一样,投稿后盼望赶快审稿,不能因为自己现在是审稿人而忘记了自己在某个时候就成了作者身份。换位思考一下,就不应该故意拖延审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编辑:
zhongguo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