鰓裂瘺管

admin2025-05-14 17:05:35世界杯比赛赛

鰓裂瘺管早期癥狀有哪些?

根據病史和典型臨床表現較易作出診斷。第一鰓裂瘺管伴有耳內流膿,易誤診為化膿性中耳炎,因此應註意二者的鑒別。第二、三、四鰓裂瘺管在胸鎖乳突肌前緣中1/3和下1/3交界處,周圍有外瘺口,扁桃體窩、梨關窩、食道上端有內瘺口,沿外瘺口向上觸診,可觸及有堅實條索狀物通向高處。經瘺口行X線碘油造影,可明確診斷。應與頸部結核性瘺管、放線菌病性瘺管相鑒別。

囊腫或瘺管內為復層鱗狀上皮,偶見其他上皮成分,上皮層外為結締組織包膜,術中容易分離。囊腔內含有脫落上皮、粘液及膿液,常有膽固醇結晶。

分類 根據鰓裂瘺管的胚胎發育來源不同,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第一鰓裂瘺管 臨床上較少見。其外瘺口多位於下頜角的後下方,靠近胸鎖乳突肌上端的前緣、舌骨以上平面的頸側皮膚上,內瘺口位於外耳道的軟骨部或耳廓的前方或後方、鼓室及咽鼓管。瘺管在咽鼓管的下面、腭帆張肌的後面、頸動脈或莖突咽肌的前面走行,有的靠近面神經幹走行。

(二)第二鰓裂瘺管 臨床上較常見。外瘺口多位於胸鎖乳突肌前緣的中、下1/3交界處。瘺管自外瘺口穿通頸闊肌、沿頸動脈鞘上行,穿過頸內、頸外動脈之間,經舌咽神經、莖突咽肌和舌下神經的淺面,到達扁桃體窩上部,內瘺口位於此處。

(三)第三鰓裂瘺管 較少見。外瘺口位於胸鎖乳突肌前緣的下部,與第二鰓裂瘺管的外瘺口位置相似。瘺管穿過頸闊肌的深部、穿過頸內動脈的後面,沿迷走神經的淺面上行,跨過舌下神經,止於梨狀窩的內瘺口。

(四)第四鰓裂瘺管 少見。外瘺口與第二鰓裂瘺管相似。瘺管穿過頸闊肌深部,沿頸動脈鞘下降到胸部,再自鎖骨下動脈或主動脈弓下方上升到頸部,止於食管上端的內瘺口。

【臨床表現】

第一鰓裂瘺管主要表現為耳內流膿,下頜角後下方有包塊,壓之耳內分泌物增多,繼發感染可出現疼痛、發熱等癥狀。

第二、三、四鰓裂瘺管在胸鎖乳突肌前緣有瘺口,有時瘺口很細,細如針尖或小凹陷,該處常有少許分泌物。病人常覺口內有臭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