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战争:项羽和刘邦的博弈,为什么刘邦会赢?
admin2025-05-13 10:08:43【世界杯比赛赛】
此时项羽身陷齐地的战争泥潭,而刘邦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双方的差距在此迅速拉小。最关键的就是项羽无心恢复农业,而刘邦的农业迅速得到恢复。天府之国(蜀地)的恢复能力非常恐怖,也正是因为有这个能力,刘邦才可以反复使用“添油战术”。
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的战略十分模糊,刘邦到底是想要占领彭城还是想要借刀杀人?项羽到底是想要杀刘邦还是想要夺城池?这一场战非常离谱,甚至可以说有点诡异。刘邦出关之后直扑彭城,期间那些投降的诸侯来者不拒,而且自己丝毫不考虑退路,仅一个月刘邦就带着部队从陕西开到江苏。从陕西临晋到江苏彭城一共1100多公里,刘邦的后勤不要了吗?不巩固占领地的统治?古代军事中能达到这个行军速度的战争目的一般都是突袭杀人,因为时间根本就来不及准备后勤、巩固统治。
这个时候项羽还在齐地泥潭中,而刘邦则是打出为义帝报仇的旗号反楚。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妙招,其他诸侯本身都不乐意利益划分,都想着再次划分利益,此时正是绝佳的机会。而刘邦打出的旗号也是名正言顺的,诸侯正好可以借口实来谋求私利。此举在政治上孤立西楚,并且让诸侯站在西楚的对立面,此涨彼消双方差距迅速拉平。但是没想到项羽用战术拉回了差距,双方实力大大受损。
刘邦带着五十多万人在彭城大吃大喝,项羽则是分兵三万突袭彭城。项羽的战略完成了,既没有退出齐地又夺回了彭城。虽然刘邦的战略没有完成,但是却造成了以下几个结果:
1:诸侯们与项羽拉开距离,虽然之后有一些诸侯归顺了项羽,但始终都得不到信任。
2:项羽的统治被动摇,而且彭城地区的储备粮食迅速消耗,地主家的余粮不足了。
3:其他诸侯们的势力大损,史书记载“睢水为之不流”,但是刘邦的精锐实力并没有损失多少。刘邦的嫡系列侯一个都没死,就连七老八十的郦食其都完好无损。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反思刘邦的战略到底是什么了,夺彭城?刘邦也没有认真守彭城啊,而且刘邦退得很彻底,项羽一回来就带着精锐火速向西逃窜,然后让诸侯们阻挡项羽的兵锋。后世有人分析此次彭城之战的战略目的就是消耗项羽与诸侯们的势力,然后再寻战机。但是这就有点给刘邦洗白的意思了,要知道刘邦也是很狼狈的,连自己老婆孩子都没保住。但是无论怎么说,项羽和诸侯们的实力确实说大大损失,而刘邦的精锐却几乎完好无损,军事指挥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荥阳拉锯
双方命运的转折点就是荥阳拉锯时期,彭城之战后项羽的战略为二,其一是留守部队稳住齐地形势,其二就是亲自追杀刘邦。刘邦的战略很简单,逃命!刘邦一直退到京索地区,然后直面楚军,使项羽不得前进半步。到底是刘邦扮猪吃老虎还是项羽不行了,在正面战场上项羽竟然无法前进。这个时候关中、蜀地的输血能力就得到了展现,在萧何的安排下兵员、粮食源源不断得送往前线,刘邦用“添油战术”让项羽再次陷入战争泥潭。这个时候项羽就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而刘邦则毫无困扰。
为了加快战争的胜利,刘邦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拉扯着项羽,另一路则是北上伐赵。项羽凭借着高深的战术能力硬是打得刘邦毫无还手之力,甚至刘邦还有丧命的危险。但是刘邦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晰,自己一定要死死拖住项羽,以策应韩信伐赵。为了环节荥阳的危机,刘邦派彭越去项羽后方搔扰。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面对项羽越来越不利,首先自己的战略到现在还没达成,而刘邦的战略反而是一个又一个得达成,韩信做了一个“渔翁”收取齐地、彭越兵峰直指彭城、刘邦依旧生龙活虎。
大溃败中的一场小胜利是无法挽救局面的,项羽的实力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只能和刘邦妥协,签订了鸿沟和议。在这个时候刘邦也想罢兵,但是谋士们纷纷进谏,最后刘邦撕毁和议。在这个时候战略就更清晰了,项羽的战略就是逃命,而刘邦的战略则是进攻。
垓下之围
垓下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比较有名的战争,其主要内容如下:
1:韩信和彭越没有如期南下,为了拉拢他们,刘邦提前裂土封侯。
2:刘邦把指挥权交给韩信,韩信在战术能力上胜项羽一筹,因此搞出了“十面埋伏”。但是在快胜利的时候,刘邦在军营中夺取了韩信的军权。
3:项羽失败选择乌江自刎,刘邦也创立了汉朝。
在这件事中战术的最用已经很小了,战争拼到一定规模后只能靠耗国力取胜。因为之前刘邦的战略部署得当,汉朝取得了关中、蜀地、齐地这几个比较富饶的地方,输血能力要远远胜过项羽。强大的国力配合“添油战术”,项羽根本无力反抗,只能选择突围。但是突围出去已经无济于事了,你的部队不可能都突围出来。
战争总结
1战略和战术的高下
影响双方最大的就是战略的区别,项羽的战略并不是以稳定齐地为主,这就导致自己深陷战争泥潭,最终失去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而且在之后虽然战略转为以追杀刘邦为主,但是他最需要的是稳定齐地,然后大力促产农业,建造属于自己的输血系统。刘邦的战略则是非常清晰,先是积蓄实力,然后再去拼搏。这一点其实和投资差不多,本钱不大怎么博大?而且没有本钱,一次就输,那还玩什么?刘邦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就是靠庞大的输血系统,蜀地、关中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兵员。而且之后的目标也很清晰,那就是一步步蚕食项羽。战术虽然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看还是战略比较重要。
2:项羽和刘邦的差距
项羽和刘邦的差距很大,主要集中在:战略水平、知人善用、志向。鸿门宴上项羽优柔寡断,但是在鸿沟和议后刘邦则是果断出击,双方高下立判,范增都说夺天下者汉王也。而且项羽是有机会选择关中的,但是项羽并没有选,这一件事就决定了日后的命运。在当时天下还有比关中更发达的地方吗?经过秦国几代人的耕耘,关中的产粮量远胜其他地方。知人善用这一点就更别说了,刘邦的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都是人中龙凤,刘邦知人善用是成功的主因。反观项羽,一个范增都用不好,双方的差距太大了。在战略上我们已经阐述过了,项羽不如刘邦,但是靠战术强行拉平差距,最后仍旧无济于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