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cm各个位置技能推荐与假如清朝有手机游戏攻略

admin2025-07-28 14:54:59世界杯比赛回放视频

作为一个连伪球迷都算不上的玩家(顶多看看世界杯),希望本文大家不要从资历上碾压小编。前一阵偶然在iphone商店里发现了pescm这款游戏,经过两个多月的体验,目前每天都要打几轮,已经成了习惯(说到这里,有点写不下去了,这开头太像广告植入了,所以后面必须说点难听的),那接下来就仅以最初级的水平,为已入坑、还没入坑的朋友,谈谈这款游戏的感受

1-游戏画面

当下这么浮躁的社会已经没有什么是不看脸、不看颜值的了,对于游戏更是如此。其实相信大多数喜爱pescm的玩家也正是因为这点,pescm的画面细腻、风格清新,人设也很到位,此处就不多说了,后面晒图

2-游戏上手

【平衡性】上游戏做的还是很简单、合理的,不论对战NPC还是真实玩家,球员能力的总成对制胜占绝对影响(其他如:球员状态、战术设定,只起到加权影响)。游戏花销上,也能够让人理解,大R玩家可以投入更多的费用,获取、训练球队以及升级主场建筑,真正实战中自然胜算翻倍。而像小编这样的免费玩家,就算被碾压,也没有夸张到想放弃游戏的地步,这点对于是终以盈利为目的的游戏来讲,平衡性已经不错了

【主赛副赛】是游戏主体,主赛主要是通过打世界或俱乐部杯赛、联赛争取夺冠,副赛主要是一些特殊赛事,如:圣诞、主教练杯(但基本是RMB玩家的地盘,免费玩家因球队较弱,有时连入围都没能争取到)

【球探与青训营】是游戏亮点,相信对很多玩家来讲, 5-7星球员的五连抽、十连抽是很过瘾的。游戏初期,从球探市场上买球员或通过青训营自己培养,也是可取的

【训练系统】是小编非常喜欢钻研的地方,每场比赛下来都可以获得些训练点数,投入训练时,有横纵两种策略,横向可以让某一球员在本身位置上,开设更多能胜任的位置,这点对球员较少、经费紧张的球队来讲,打到杯赛联赛后期时,拥有一个胜任多个位置的球员,是很有用的;而纵向训练,就是传统的技能分数提升。这样在训练上的横纵搭配,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球队需求,再结合球员“特殊技能的卡槽训练”(就是给个别球员开小灶,训练特殊技),让整个游戏的训练系统还是很成熟、有意思的

【战术设定】是比较专业的地方,小编不是很在行,但基本常用的阵型都有,还可以对球员惯用脚、定位球、防线等进行更细设置,这也是游戏比较细腻、值得研究的地方

【主场升级】是体育游戏里一个比较新的点,玩家可以升级体育场、训练营、球探社等等,每个建筑背后都指向球队盈利的某一方面,如:主场收入、训练点数、球探质量等等。但后期各种建筑的升级,其实非常烧钱

3-游戏缺点

上面美言了这款游戏不少,接下来说说大家普遍反馈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应该是版权,没有德甲队是很遗憾的(我不懂球但也很喜欢拜仁)。其次游戏的逻辑还是比较单一的,就是发展球队、夺冠,缺少了一些养成、球队文化、球员生活上的建设。第三,最明显不爽的,要数球员老化的太快,每个赛季球员长一岁,即便是巨星,打十多个赛季也就差不多了,最后只能退役、往“荣誉殿堂”里一供了事(荣誉殿堂是本作比较败笔的地方,基本就是个红花榜)。第四,阵型设置不够精准,不管怎样手动调整阵型,实际场上影响并不大。第五,卡槽训练的性价比太低,钱没少花、功夫没少搭,刚练到比较满意的地步,一方面场上体现不明显、一方面球员也快退役了

好了,说到这里虽然游戏的问题还不少,但精美的画面与乐趣还是不错的,上面码了这么多字,知道大家基本都划过了,所以我们晒图!

4-精彩瞬间

先来几张破门一瞬

苏亚雷斯临门一脚(苏亚雷斯是开局配送的7星球员,游戏前期镇队之宝)

头球攻门

破门后的画面细节

这是……谢罪呢?

犯规瞬间

魔域手游周赛在哪

这是小编前期时的单场最高(随着后期对手的增强,免费玩家球队总成到700多就再也上不去了,10:0的情况以后应该也不会有了)

5-搞笑集锦

其实pescm这款游戏的战术、培养策略,还是非常值得深究的,但由于小编在免费玩、网上的技术贴也不少,所以在此仅以本篇浅评博君一笑,如果喜欢后续我们再出更精彩的深度测评内容,感谢观看本期奇葩玩味~

没有康熙,清朝也不至于就会立即灭亡,但继续想维持大一统局面就很难了。

首先,鳌拜会专权,甚至仿效当年的董卓,在北京城里重演骄扬跋扈的那一幕,而因为没有康熙,朝堂之上,就没有人来制止他。

但是,朝堂无人制止,却不能保证地方上也无人反对。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这三藩,当然会抓住这个机会,上演一出“反对鳌拜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戏。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如四川的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的罗森、孙延龄,陕西的王辅臣,河北的蔡禄,必然会揭旗响应——你想,这些党羽在吴三桂发起三藩之乱,明显是反清之际都会响应,何况现在是理由正当呢?

而因为吴三桂是反对鳌拜救皇帝,各地的八旗驻兵便尴尬了,如果他们助鳌拜,那么就是站在篡位权臣一边,如果助吴三桂,却又是造北京的反——可想而知,一定会五花八门,出现各种状况。

至于台湾的郑氏政权,倒是真的机会来了。郑成功已经去世,但郑经,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在广东、福建、江浙沿海大举用兵,能占一点是一点。当然真的讲反清复明,还是难度很大的。但至少数十年内,大清没机会打台湾郑氏政权的主意了。

至于边陲的蒙古噶尔丹,他的机会确实来了。他完全可以趁中原大乱之良机,慢慢地统一蒙古各部落,而后南下控制青藏高原,向西拿下整个中亚,与俄罗斯争夺整个内陆的霸权。而在长城沿线,他更能趁清朝内乱之机会,捞取足够的好处。

也就是说,假如清朝没有康熙,四分五裂是很难避免的,届时南有郑经与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北有鳌拜,西有噶尔丹,甚至朝鲜、日本都很有可能加入这场混战,最后结局,就很难论定了。

唯一可以肯定地是,大清国的所谓盛世,这就不存在了。韦小宝也无法做鹿鼎公,天地会倒是会热闹一阵子,但恐怕也仅仅如此而已。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如果没有康熙,清朝会不会灭亡不好说,但一定是名存实亡,清王朝后面的历史,中华的版图都会受到极大的压缩和影响。

楼主的命题是“如果没有康熙”。众所周知,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雄才大略武功赫赫的雄主,抛开民族偏见,探讨其文治武功对后面中国的实际影响下客观来讲,其也是中国“千古一帝”的有力竞选人之一。如果没有康熙,则意味着替代他的是一个碌碌无为守成有余的庸君或者是一个醉心于鱼虫鸟兽,佛道仙修的昏君,那么,清朝的历史会如何发展呢?

来看看当时东亚大陆的大环境:

1中国南部,兵力雄厚,财粮富足,地域广袤,拥兵自重的三大藩王

2中国东南,裂土分疆,分庭抗礼的台湾郑氏政权

3中国东北,像口香糖一样甩也甩不掉的野心勃勃,且正处于疯狂扩张期的沙皇俄国

4中国西北,藏传活佛,东征西讨战无不胜的漠西草原枭雄准格尔汗葛尔丹

怎么样,这局势算不算是乱成了一锅粥,纵观中国历史,哪朝哪代开国之初不是天下一统,歌舞升平?像满清开国之初还有如此复杂,诡谲的局面,也是头一遭。康熙是个富二代,只是他老爹留下的公司着实是个烂摊子。

历史使命落在了康熙肩上,康熙替祖宗们进行的二次创业之路开始了

一、首先用戏剧性的方式拿掉鳌拜,告诉朝臣和天下人,公司的绝对股东是爱新觉罗,小玄子我是有脾气的,让我当傀儡是不可能的,敢抢我东西我就要你好看

二、可能是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刚满二十岁的康熙已经下定决心要撤藩了,“三藩之耗半天下”不说,半壁江山实际操控于几个汉族异姓王之手,这让这位已经当了十二年皇帝,历天花而不殁,火气有点大的少年天子的脸上真的很没有面子,他没有想那么多,即便他肯定知道如果撤藩失败,他会比前明同样撤藩失败的建文帝朱允炆还惨,朱虽然身死(没找到就当死了吧)但国还没有灭,可自己一旦失败势必会像元末皇帝一样被汉人赶回北边老家(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大概率会身死国灭,父祖衣衫褴褛一手创建的破烂公司彻底破产。

他决定赌一把,历史证明这位皇帝个人素质修养还是挺高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他果断的抓住了,利用吴三桂兵止长江,衡阳称帝的缓冲时间,迅速纵横捭阖,分化瓦解,拉拢收买,各个击破,战局瞬间回到均势,吴方面则败报不断,结果后悔不已,怒火攻心得了急病,暴死一命呜呼

康熙又赌对了,错综复杂的局势面前他没有昏头,迅速抓天机者胜,失掉天机者败,他配的上这场胜利,避免走了朱允炆后路

1673年—1681年,清军大胜,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这算不算是与敌对势力又争了一次天下?与开国何异?

魔域手游永夜深渊攻略

三、经过多年的谈谈打打无果,郑经病逝。康熙又一次果断抓住机会,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清军水师2万余人、各种战舰二百多艘,直逼澎湖。澎湖一战,台湾方面兵败如山倒,刘国轩逃回台湾,岛内震动,后台湾派人献上地图名册和投降书,台湾收复。

“台湾地方,自古未属中国。皇考圣略神威。取入版图。”—雍正帝

三、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取胜后,为使沙皇俄国不再施压东北和暗中支援葛尔丹,康熙帝与沙皇俄国于1689年9月7日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确定疆域边界的条约,之前历朝的疆土只是势力范围),以图集中精力对付西北大敌葛尔丹,这次清廷做了一点让步,但总体上依然算是一个平等条约,终年大雪的无人不毛之地在那时无论汉人满人的心里都不是值得耗费太多精力的地方,如果不是真的迫不得已,以康熙的一贯脾气,他会让步吗?

四、签订《尼布楚条约》的第二年,即1690年,这位精力充沛,说到做到的帝国统治者果然发兵亲征葛尔丹,沙俄那做的让步,他要从葛尔丹这里成倍的拿回来,结果都知道了,1690年,康熙37岁,清军大败葛尔丹于乌兰木通,1691年,康熙38岁举行多伦会盟,在蒙古实行盟旗制,1696年,43岁的康熙第三次亲征葛尔丹,经昭莫多之战,葛尔丹大势已去,数骑逃回,在清廷的坚决绞杀和内部矛盾重重的局面下,葛尔丹于众叛亲离中服毒自杀,康熙在南巡黄河的大堤上听闻葛尔丹已死的消息后,当众跪下,感谢上天

至此,从1661年继位到1696年第三次亲征准格尔这整整36年的时间里,鳌拜、吴三桂、台湾、东北边境问题、准格尔汗葛尔丹皆已得到解决。说康熙一日也没闲着有点夸张,但可以说这36年里康熙帝无时不刻不为帝国的命运,自己的使命,中华版图的大一统奋斗,殚精竭虑,他将从父亲手里接过的破烂山河又从头到脚彻彻底底地打理了一遍,并以崭新的面貌交给下一代

魔域排行榜前十名手游

史料记载,康熙60年,国库存银3662万两,到了雍正元年还剩2371万两(而不是小说中所写的800万两),所以后人接手的绝不是一个穷兵黩武后民生凋敝的烂摊子,而是一个幅员千万平方公里,拥有亿兆黎民的庞大帝国。1696年之后,他貌似终于能好好歇歇了

五、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中央发兵救援。1718年和1720年,康熙两次派兵入藏击败准格尔,并分兵驻藏,实际控制了西藏

问题来了,如果没有康熙,没有这些武功的成就,继任者是个得过且过犬马声色的庸主,对清朝对日后中国有哪些影响呢?

假设,康熙帝没有下旨撤藩,或者撤藩后局面控制不了划江而治,长此以往中国南部甚至整个中国势必进入长期的分裂战乱,台湾能否归入版图而成今日之法理依据不得而知;中原巨大的内耗,是否有足够的力量、统治者是否有足够的进取心染指东北,阻止沙俄的南下扩张则是个未知数;没有乌兰布通之战和多伦会盟,喀尔喀蒙古和漠西蒙古之间又会演变成什么样,是统一还是分裂,是南下中原还是北上塞漠,总之无论如何,中原依然还会是那个被北方少民骚扰、掠夺几千年的中原。后来乾隆从东(喀尔喀蒙古),南(青海西藏)两个方向用兵灭族准格尔,统一全部新疆地区将其收入版图更是无稽之谈了;西藏则会进入独立状态并在十九世纪后被从西边而来的英国人侵吞殖民。

虽曰守成,实同开创。我认为康熙皇帝对清朝乃至对整个中华大一统的版图有定鼎之功。

如果没有他,东亚大陆将会乱成一锅粥,面对十九世纪沙俄的持续扩张和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殖民势力将毫无还手之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