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记忆之八十一:走进一条条常熟老街巷,聆听风花雪月的故事……
admin2025-05-12 14:56:54【世界杯比赛回放视频】
竹行街
常熟小东门通河桥与迎春桥之间有条小街,街的名字,叫竹行街。
这条街与竹子有缘,开满了竹行,并以竹行命名。当年常熟城里的竹行大多汇聚在这里,协兴盛荣记、菊记、协隆、公和、程荣记、祥顺、浴顺公七家竹行,乃属老字号。街上还有手工编织各种竹制品的箩筐店、竹篮店、竹扫帚店、簸箕店等,颇有商贸的活力和市井风情。
竹行街面前有条小河,至今没人给它取名,但没关系,小河与竹行街相连,记住竹行街就行了。竹行街一直往前走,就是陈家市,那里有常熟最市井的生活。
学前街
以前常听说,常熟城里所有的大街小巷,不管是以前县衙门口的老县场,还是当时县政府前的西门大街,都没有这条街“吃响”。因为,这条叫学前的街“见官高一级”。街上,赫然屹立着一块近两人高的石碑,上面写着,所有官民经过这里,“文官下轿,武将下马”,哪怕是宰相元帅,概莫能外。
后来,知道石碑上的字与上面所说的稍有出入,但这条街的庄严肃穆确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历代,官员学人无不敬仰有之。
当然,学前街上的光彩并非只闪烁在封建时代。社会制度天崩地坼的变革,没有阻断学前街上淳淳文风的绵延。从民国以来直到现代,学前街上新的闪光点同样让人炫目。如今,文庙已经正式落成开放,学前街上又热闹了起来。
紫金街
虞城多街巷。紫金街就是虞城百十条小街巷之一,街长不过一百六七十米,宽三四米,南接和平街,北通辛峰巷,和河东街、通江路相平行。
关于紫金街的来历,前两年故去的本地文史学者俞秉鳞曾告诉我们:常熟没有紫金山,却有一条紫金街,据说很久以前街的北端还曾有过一座紫金桥,与它很近的著名古典园林——燕园之水即来自桥下,但至清代已经湮没。
紫金街虽短小,名人故居、历史建筑却一样不少。走在紫金街上,如果听老人讲述几家故居的故事,或者仔细看看老房子上镶嵌的文物保护说明,能把现代的你一下拉进幽远深邃的从前,浸入沉淀厚重的文化氛围之中。
寺前街
寺前街如今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人说,它就是方塔街的西段,以前的人说,它就是西门大街的东段。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寺前街就是寺前街,它的名气在整个老城区,乃至整个常熟都是响当当的。
寺前街确切的地段,应该是现在方塔街和西门大街的交接处,从现在的和平街到书院街的那一段路。在这一段街的北侧,延续了大约一千五百年的时光里,一直有一座很有名的寺庙叫慧日寺。因此,这寺前面的街就叫寺前街,寺后面的街就叫寺后街。如今寺后街还留着,寺前街却完全改头换面了。
曾经的寺前街承载了常熟人太多的记忆。然而,随着时间消逝,连记忆也开始变得模糊。如今,我们唯有从这些零星的老照片中找寻那些存放于内心深处的片段,那些久远却又历久弥新的往事。
(特别感谢:常熟文广新局《常熟街巷》,部分图片来源:星愿,常熟子煜)
版权声明:本文系常熟广电i常熟工作组整理发布,版权为常熟广电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感谢关注i常熟,投稿邮箱:ics_public@126.com。
文明与你同行 创建从我做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